(文章刊发于人民网、大众日报APP、大众网、海报新闻)
4月11日,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月度运营绩效评价会通报了3月份“一人一表”完成情况和“赛马”机制测算评价结果,莱芜分公司总经理吕铭将3面鲜艳的流动红旗送到了前场、中场、后场赛道优胜团队负责人手中。
确定型钢厂、设备管理部、纪委/巡察办为前场、中场、后场赛道第一名,授予流动红旗,给予领导班子人均5000元、3000元、1000元激励;确定1个末尾团队、2名末尾人员;1名中层管理人员执行当地最低生活保障;该公司中层管理人员月度薪酬差距最大达到72%……
作为推行“一人一表”赛马机制以来的首次考核落地兑现,不留情面、动真碰硬的绩效考核分配,在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广大干部职工心中引发深刻触动。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想办法。实实在在、公开透明的考核激励面前,大家心服口服。
喜获奖励,不骄不躁、继续努力;暂时落后,不气不馁、奋起直追。聚焦指标任务目标完成,心气顺了,顾虑消了,思路活了,广大干部职工都奔着指标而去、朝着极致发力,整个公司的生产运营绩效提升立竿见影。
据统计,3月份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吨钢可比成本降低196元,创今年最好水平;4条产线破月度产量纪录,其中炼钢厂新动区、炼铁厂型钢区、特钢100吨转炉和新区商品坯实现单产线月产破纪录。
做出一份令人信服的评价考核,必须要有一个公正、公允的标准,“一人一表”业绩指标体系就是最强有力的抓手。
作为山钢集团第一家推行“一人一表”赛马机制的权属单位,早在2月中旬,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就组建了一支由公司领导及各单位经理层组成的高层对标队伍,利用3天时间到鄂钢进行对标交流学习。
“一番对标下来,鄂钢的极高效率和极严管理让我印象最深。”“必须瞪起眼来,较起真来,拿出适合我们自己的业绩指标体系和‘赛马’考核机制。”“时间紧迫,必须马上行动起来!”2月15日,从鄂钢归来,对标成员深有感触。
据了解,鄂钢的“一人一表”经验对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来讲,并不是新鲜事物,公司推行的内部市场化运营、契约化管理等都与其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我们的问题关键在于对业绩动真碰硬的考核没有落实到位,没有做到像鄂钢那样严格苛求、较真向上……”在多次会议中,该公司领导一针见血指出问题症结所在。“下一步,我们要在精准做好指标体系设定的同时,重点落实配套收益与贡献对应的‘赛马’考核机制,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管理效能的提升。”
先跑起来,在奔跑中调整姿态。
说干就干,雷厉风行。2月16日,该公司领导利用晨会,对推行“一人一表”赛马机制等各项工作作出动员;2月19日,由运营管理部牵头制定的工作推进方案初稿就提交到了主要领导的案头。
在经历了10余次反复讨论、修订易稿后,2月27日,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正式下发《关于构建“一人一表”定标倒逼业绩管理体系的实施意见》。这份方案成功构建起覆盖公司、厂部、车间、班组、岗位5级的“一人一表”业绩指标体系,同时配套收益与贡献对应的“赛马”考核机制。
据参与方案制定的该公司运营管理部运营改善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一人一表”主要由组织绩效指标、岗位关键指标、分管业务指标、红线考核、单专项考核5个部分构成。
在业绩指标分解中,承接公司年度预算,建立公司、厂部、车间、班组、岗位5级金字塔式指标体系,实现从KPI到KAI的逐层分解、层层支撑。
具体指标设定,按照量化倒逼原则,从上年实绩、预算目标、历史最佳、行业标杆等维度,高标准设定KPI指标值,确保达到的指标不退步、预算指标坚定完成。其中,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领导契约化指标由上级公司确定,各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一人一表”由该公司主要领导审核确认,分管负责人“一人一表”由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公司专业部门审核,公司分管领导确认。
为切实把“一人一表”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名职工,3月31日,该公司领导带队,运营管理部、组织部、工会以“四不两直”形式到炼钢厂、炼铁厂开展“一人一表”赛马机制推进落地情况现场督导,构建起横到边、纵到底的责任管理体系。同时,公司层面按照日分析、周调度、月评价的方式,利用晨会、生产经营周例会、运营绩效评价会等,调度、跟踪、督导、评价主要指标/任务完成情况,对偏离目标的指标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整改措施,确保任务目标顺利完成。
在指标设定上标准严格,在考核兑现上敢于较真。
3月29日,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中层管理人员“一人一表”月度薪酬考核办法(试行)》经公司第一届党委会第152次会议、2023年第7次总经理办公会审议通过,予以印发。“‘一人一表’是责任书、也是军令状,配合‘赛马’考核,‘铁碗’变成了如今的‘瓷碗’,一招不慎就会打碎。相反,指标干得好了不但可以赢得奖励,还能给‘瓷碗’贴金润色。现在,大家真是都瞪起眼了。”该公司一位5级干部说。
受到震撼的不止是管理层,“一人一表”赛马机制工作推进以来,一线基层职工同样深受触动,一幕幕为指标而战的生动实践正在各条“战线”激情上演。炼铁厂高炉一车间职工如今养成了每天查看积分的习惯。根据积分查找作业问题项,“找不足、定措施、促提产”的争先氛围在这里异常浓厚。(刘 芳 栾长河 赵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