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新闻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山钢集团干部职工以“有解”思维创新“优解”路径

时间:2023-12-08 来源:新闻传媒中心

“越是‘寒冬’,越要练内功;越是艰难,越要竭尽全力拼搏!”

“一道道看似无解的难题,只要肯钻研、善创新,都能解出来,并且解得很好!”

“不管形势多严峻,只要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就能闯出一片新天地!”

……

这是当前挑战行业“寒冬”中,山钢集团广大干部职工的铿锵誓言。从不知所措到从容应对,从困难重重到曙光再现,山钢职工正奋战在打好化危为机主动仗的最前沿,奏响了不畏风雨勇向前的“协奏曲”。

“吃不饱”到“吃得好”

进入10月份,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棒材厂生产技术室主任吴昌飞脚步更急了。早上7点半到达班上,便一头扎进生产车间,与繁重的生产任务撞了个满怀。

受钢铁市场深度调整“寒冬”期影响,该厂原来齐头并进的三条生产线面临着“吃不饱”的现象。一边是降成本压力的与日俱增,一边是市场需求的日趋减少,吴昌飞犯了难。

“越是困难,越要以‘有解’思维解决为难事,让难事不难。”吴昌飞表示,必须优化生产组织,既要保生产运行,又要降成本。

经过集思广益,自10月10日起,该厂根据市场变化和炼钢工序生产实际,从三条生产线同时运行调整为两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行、一条生产线停产的“2+1”生产组织模式,被称之更经济、更省钱的“超常规”运行模式。

产量的降低势必带来职工工作量的“不饱和”,吴昌飞又把外委替代列入工作日程。10月份以来,原来外委的氧化铁皮清理、废钢清理、设备维修维护等工作,由该厂职工自主承担起来,降成本20余万元。同时,1至11月份,职工自主修理轧机42台,月降低外委费用13万余元。

从无解到有解,从很为难到很给力,从“吃不饱”到“吃得好”。生产组织的及时优化让棒材厂生产线焕发出勃勃生机。10月份,该厂在产量降低9万吨的前提下,极致挖潜增效8.59元/吨,创出今年以来最好水平。不仅实现了成本大幅降低,还更好满足了用户对全规格产品型号和质量的需求。截至11月底,该厂“2+1”生产组织模式运行稳定、顺行、高效。

“有解”思维引领下,棒材厂干部职工变难题为课题、化阻力为潜力,在工艺质量保障、钢轧联合降本、精益管理推进等方面攻坚克难,极致挖潜,释放出源源不断的动力。

“差不多”到“一定行”

“指标完成差不多就行了。”

“一线职工完成生产任务就行。”

“不为困难找借口,改善百分之一也是进步。”

在莱芜分公司焦化厂备煤车间“职工之家”,车间主任王锋与职工面对面、心交心的思想碰撞,成了该车间形势任务教育的规定动作之一。

今年以来,该车间齐心协力积极开展现场诊断攻关,及时调整设备运行方式和运行参数,全面掌握不同性能下配合煤粒度分布情况。总结形成的“四档十速”调节法,以单种煤性质、交叉筛性能、粉碎机性能、粉碎机运行方向为依据,细分出10种不同的配煤调节方法,实现了配煤操作的精管细控。

“技能提升、环保管理、绩效分配,阻力大,困难多,但是最终职工都表示理解和支持。因为大家知道,企业发展好了,我们才能都受益。”说起工作,王锋打开了话匣子,“有困难我们不怕,怕的是缺乏解决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如何查找问题、解决问题、避免问题?提炼总结和反思共享是王锋的“两大法宝”。

在备煤车间,每名职工都有工作日志,上面写着在工作中查找出的各类问题、解决办法等。王锋介绍,针对制约生产的安全、设备、质量、环保、能源等问题,大家集思广益进行收集汇总,建立“瓶颈问题档案库”,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进一步提升;针对车间职工以往岗位实践和交流学习的创新经验,及时收集整理,建立“创新经验档案库”,再遇到类似问题,就可直接按图索骥,省时省力的同时,让工艺管控、设备操作更细更优。

在一次次思想火花的不断碰撞下,车间职工的工作热情也被带动起来。“遇到不懂的就学,工作中就应该有股发现问题的钻劲儿、解决问题的韧劲儿。”针对2号翻车线皮带上煤效率低的问题,该车间职工黄其福带着几名工友蹲现场、找根源、想对策,结合物料情况,对皮带防跑偏装置、皮带机机尾漏斗收口和导料板进行改造。完成后,上煤效率由原来的每小时300吨提高到每小时700吨,还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和电耗。

王锋说,接下来要深入落实“一人一表”赛马考核,从配煤源头上“节”尽所能,积极开展全员改善攻关,带动大家取得更大的进步。

“不可能”到“很给力”

“您好,王经理,产品订单今天已安排发货,请提前做好接卸准备。”“您好,刘经理,产品在上月的使用中,有什么问题吗?”……

记者采访山钢股份营销总公司鲁东销售公司职工赵亮时,他正在和用户沟通,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售前、售中、售后全面服务。“市场越是低迷,越能锻炼销售能力,越能检验我们的服务是否到位。”

2022年10月份,赵亮通过竞岗进入鲁东销售公司,负责该公司型钢销售业务。经过一年多的市场攻坚和渠道拓展,鲁东型钢团队取得了不错的业绩。赵亮告诉记者,“从去年12月份开始,我们每月订单基本能稳定在8000吨以上,这是在之前低迷市场形势下想都不敢想的。尤其是今年,我们型钢在月度任务指标、直供比、重点产品比例等方面,均已全部完成目标任务。”

说起团队取得优秀业绩的成功秘诀,赵亮总结说:“市场开拓要善于钻,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为了开发终端用户,鲁东型钢团队几乎跑遍了该区域的所有的潜在用户,耐心细致地调研、走访、考察,牵头联系并协助完成武船麦克德莫特、天津博迈科、意大利船级社、沙士基达泰国项目等多家单位和项目的工厂审核和认证。“尤其是沙士基达泰国项目,一开始都认为不可能。我们多次与用户洽谈,终于打消了用户的疑虑。”赵亮介绍说,前不久,泰国工业协会审核人员抵达钢城进行厂审工作,目前正在制定详细的商务合作方案。

同时,借助高层营销提升山钢影响力,全流程跟踪做好服务,是该团队开拓市场的致胜关键。青岛某重工公司是鲁东型钢团队紧盯的潜在用户,但由于各种原因,合作一直停留在报价阶段。前期,山钢股份领导的带队走访,快速提升了该用户对山钢的了解和对产品质量的信任,当月即签订型钢订单近6000余吨。该团队又针对该用户的实际情况,为其量身打造了QCDVS定制化服务方案,并指定专人进行“24小时待命”的贴身服务,为后续的合作增量提供支撑。截至目前,该公司与山钢的合作已突破2万余吨,重点产品比例达到40%以上。

“只要团队拧成一股绳,给人家展示出足够的诚意和态度,就没有完不成的任务!”赵亮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

不为困难找借口,多为成功想办法。在行业“寒冬”中,勇于探索、开拓进取的山钢人,步履坚定、铿锵向前。(赵 腾 祝 叶 王天宁 楚耿玉 张 波 朱宏政)


Copyright © 2010 BB电子免费平台首页··(中国)官方网站鲁ICP备10035343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102000509号